这次疫情对于准备留学的学生而言是一次不小的考验,无论对中国抑或外国的学生而言,都没有经历过如此严峻的疫情。
据教育部公布的消息:
2020年高校毕业生数量达874万,同比增加40万,预计今年上半年就业形势更加复杂严峻。
近年来报考研究生人数增多,在2019年全国考研人数规模达到290万人,而统考的难度一年比一年难,获得录取的几率变得更小,国内考研和就业形势不理想。
这个时期选择出国反倒可以避开这种情况,出国留学深造将会增加学术知识储备、提升学历、获得更全面的综合素质培养与更高的职业发展起点。
01 世界不同地区可能都暂时会出现不同形式的各种保护主义,但新西兰依旧是留学优选地之一
世界不同地区可能都暂时会出现不同形式的各种保护主义、民粹主义、排外,甚至种族歧视,但新西兰依旧是留学优选地之一。
为什么这么说?因为在西方国家中,新西兰的疫情控制的最好的。
新西兰是发达国家中人民心态最好的,种族歧视的人少之又少。即便有少数歧视者,“但这也有它的好处:因为中国人又聪明又勤奋,过去野心没被激发出来,很可能现在受到限制后,会逼出来一批像犹太人一样在美国创业的中国企业家,比如Zoom的创始人袁征。”
02 新西兰教育系统是“胡萝卜大棒”的克星
趋势专家丹尼尔.平克在《驱动力》一书中提到
“胡萝卜大棒”的7个致命弱点:
会令内在动机消失;
会令成绩下降;
会扼杀创造力;
会抵制善行;
会鼓励欺诈、走捷径以及不道德行为;
会让人上瘾;
会滋生短视思维。
大家看到这7个致命弱点,可以对照一下,
自己是否有其中一个甚至几个?
就如帆教授说的“中西方的教育模式都不是完美的” ,双方的教育系统里都存在一些问题,就如中国教育太过于传统,死记硬背、填鸭式教育,压的学生喘不过气;但西方教育有时候却过于自由,让某些学生找不到学习的方向和动力。但让孩子出国,接受两种文化,两套“操作系统”,不仅仅是个双语人,更是个双文化人,可以随时切换两个文化体系,最终的目的是让“胡萝卜融于大棒,大棒融于胡萝卜”。
03 出国留学的关键在于策略
在出国留学这件事上,我们千万不能以为只要能出国,哪里都可以选择。因为一旦选择了出国留学,之后就要涉及到具体的城市、工作的类型、心仪的公司、具体的工作内容等。
比方说,如果你想要从事金融行业的工作,那么最佳的选择就是工商类型、且本校就在大城市的学校,不然你很难在学校期间积累足够多的工作资源,适应工作后的环境。若是你选择了城市化水平较弱的地方,可能毕业后连找工作都会变得十分困难。
因此,对于出国留学来说,我们要考虑的并不是是否要出国,而是出国去哪里,在什么学校学习,跟什么样的同学在一起。